拍卖登录 -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311-87810851 注册拍卖行 | 发布拍卖公告

51旧货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电新闻
节能家电补贴型号增近8成 利好企业业绩

http://auction.51jiuhuo.com  2012/9/11 8:00:00

  

补贴再“扩围” 5类工业品纳入

  节能家电产品型号将从首批公布的近12000个品种型号增加到约21000个,增加幅度近8成。产品类型也将“扩围”,消费品领域增加高效节能台式计算机和高效节能单元式空调,在工业品领域新增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中央财政今年将安排350亿元的资金推广节能产品。分析指,虽然目前节能产品补贴政策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已对家电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昨日,从财政部在官方网站上披露的内容来看,节能家电产品型号将从今年6月首批公布的近12000个品种型号增加到约21000个,增加幅度近8成。不仅如此,产品类型也将“扩围”,消费品领域增加高效节能台式计算机和高效节能单元式空调,在工业品领域新增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

  全年350亿元力挺“节能”

  此次政策“扩围”之后,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节能产品补助资金350亿元推广节能灯、节能汽车、高效节能平板电视、洗衣机、热水器、空调、冰箱、台式计算机共计8大类消费品以及高效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共5大类工业产品。

  财政部负责人指出,新一轮扩大节能产品推广政策执行期暂定为一年,力争将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提高到40%以上。为此中央财政将增加补贴140亿元,预计拉动消费或投资1556亿元,实现年节电约313亿度。

  与前期政策类似的是,节能家电补贴兑付流程是将补贴资金拨付给生产企业,由生产企业通过经销网点在销售时兑付给消费者。

  近一成推广产品面临抽检

  有白电企业高管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从前期节能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由于节能产品在企业的产品结构中定位于高端,虽然补贴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拉低这些产品的价格,但与普通产品的价差仍然较大,加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亦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政策的刺激效果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财政部指出,该部门正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尽快公告第二批推广目录。目前已完成第二批目录的评审工作,并已公告了平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的第二批推广目录,其他三类产品的第二批推广目录也将于近期陆续公告。届时,节能家电产品型号将从首批公布的近12000个品种型号增加到约21000个,消费者选择的空间和种类大大增加了。

  另外,市场不时传出有企业通过能效虚标“骗补”的消息。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调整有关补贴及监管办法,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这位负责人指出,将建立旬报制度,将中央财政按月拨付改为按旬预拨,并要求生产企业收到补贴款后及时与商家清算,防止大量占用经销商资金,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财政部表示,国家质检总局会同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印发了专门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专项监督检查暨打击能效虚标专项行动,检查的型号数量占推广目录内产品型号的5%至10%。

  财政部表示,将根据检查结果,对能效虚标的产品和企业予以处罚。

  新闻观察

  提振内需的重要砝码

  在海关总署昨日最新披露的数据中,1~8月份,我国彩电出口总量为3814万台,出口金额74.09亿美元,出口数量同比减少3.7%,金额同比下滑11.5%。与7月份的数据相比,我国彩电销售量与销售额的下滑趋势正在扩大。

  这也就意味着,要提振内需市场以较大程度减轻行业下滑的压力。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自2009年以来,全国已累计推广高效节能空调5000多万台,节能汽车500多万辆,高效电机1200多万千瓦,高效照明产品5.2亿只,拉动消费超过6000亿元,直接形成的年节电量超过280亿千瓦时。今年6月份扩大节能家电推广实施后,截至目前,高效节能空调、平板电视等5类家电的销售量已超过668万台。

  据有关机构监测,与今年1至5月份相比,6至7月份纳入推广范围的5大类家电销量同比降幅平均收窄了近12个百分点,其中平板电视、空调分别收窄了18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同时,截至8月20日,5大类产品节能家电产量占各能效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57%,比7月份提高近20个百分点。

  长线利好企业业绩

  银河证券分析师董思毅对本报记者指出,节能环保产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他指出,对于每个企业在此轮政策下对基本面的影响要具体分析,看好在环保技术方面有优势的龙头企业,相信会对其业绩形成长线利好。

来源:中国家电网
!免责声明:
1、任何注明"来源:51旧货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其版权均属51旧货网所有,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已授权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51旧货网"。
2、任何非注明"来源:51旧货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等的资料,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51旧货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于51旧货网 | 诚征英才 | 友情合作 | 守信通服务 | 支付方式 | 诚信安全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石家庄摩森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与授权者版权所有 2009-2025   冀ICP备09002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