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登录 -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311-87810851 注册拍卖行 | 发布拍卖公告

51旧货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新闻
中化的逆袭:梦圆大炼油生不逢时?

http://auction.51jiuhuo.com  2012/10/8 14:34:38

    中化集团垄断国内化肥、原油及其他化工产品进出口业务的日子已不复存在。在艰难的突围中,仍要面对“三桶油”的围追堵截和炼油过剩的局面

    刘德树终于可以安心了!

    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称“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正式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核准。项目总投资高达290余亿元,预计将于明年6月交付使用,明年年底进入商用。

    自1998年执掌中化以来,带领中化摆脱困境,突破三桶油对“大炼油”项目的垄断一直是刘德树心中的梦想。“死守原油进出口业务是死路一条。”刘树德不止一次提醒公司上下,“只有转型为能源公司,中化才有生路。”

    14年的等待之后,今朝最终梦圆。在“三桶油”的强势围堵之中,中化成功突围,成为第四家拥有独资炼厂的央企。

    不过,突围之后的中化并不能就此停歇下来。经济危机、需求不振、产能严重过剩、炼油全行业亏损,泉州大炼油未来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容乐观。强势的中石油、中石化几乎独占分割了成品油市场,中化要想插足难度已今非昔比。

    补齐全产业链、梦圆大炼油后,刘德树带领的中化今后的战役如何推进?

    全产业链之梦

    在油气业务上,要拥有从勘探开发到炼化与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是四万多名中化人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梦。这个梦的开头,是一段生死存亡的艰难岁月。

    中化的前身,是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化独家垄断着国内化肥、原油及其他化工产品的进出口业务,是当时中国重要的贸易窗口企业。上世纪70年代,中国第一次向日本出口100万吨大庆原油,就是由中化负责的。

    1998年,能源行业大重组,中化的好日子也就此戛然而止。国家赋予了中石油、中石化原油进出口经营权,中化的独家垄断局面被打破。同时,中化的化肥垄断权也在行业经营体制变革中失去,中化赖以生存的进出口代理经营业务面临严峻挑战。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更让中化受损严重。外资银行纷纷逼债,中化资金链断裂,发生支付危机。此时的中化,可谓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用刘德树的话来说,中化当时是已经“死过一次”。

    也就是在1998年初,刘德树由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董事长调任中化总裁。 面对中化的惨痛现状,刘德树痛定思痛。仔细梳理中化的业务构成后,刘德树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想法:中化死守原油进出口业务是死路一条,只有延长产业链,从贸易型公司转型为能源公司,中化才有生路。

    但是,怎么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这对当时刘德树刚刚接手的中化来说,可不是一件想做就能立刻做到的事情。“上无油田、中无炼厂、下无加油站”,这就是摆在刘德树面前的现实,打造完整产业链,几乎是从零开始。

    “勘探开发石油,首先得要有油气资源区块吧?中化是没有的。1998年的油气行业重组,陆上石油归中石油、中石化,海洋石油归中海油,哪里有中化的份?”中化内部人士说。

    无奈之下,中化只好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从外到内”之路。依托在做石油进出口贸易时积累的海外运作经验,中化开始在国外四处寻求油气区块的收购、参股机会。2002年,中化成立了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从中东沙漠,到美洲丛林,再到大洋海岛,中化海外找油的脚步遍布全世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中化一举成功收购了挪威Petroleum Geo-Service ASA公司(PGS公司)下属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资子公司——阿特兰蒂斯挪威控股有限公司(Atlantis),参与了该公司在阿联酋、阿曼、突尼斯等国12个油气区块的权益,实现了中化上游油气资产零的突破。

    此后,中化的海外找油就开始不断有斩获。2003年当年,还收购了美国康菲公司的CRS资源(厄瓜多尔)有限公司,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进一步扩大。在2007年,中化再一次完成了一项标志性收购: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化石油有限公司(开曼),完成了对NEWXCL公司100%的股权收购,从而取得在渤海赵东石油区块的部分权益,中化找油脚步第一次踏上了祖国的领土。

    如今,中化最终可以扬眉吐气,以“中国第四大国家石油公司”自居了。而刘德树的底气,是中化官网对外宣示的这样一组数据:

    截至2011年底,公司在巴西、哥伦比亚、阿联酋、也门、突尼斯、厄瓜多尔、秘鲁、叙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等10个国家已拥有23个油气合同区块,基本形成以中东、南美为核心的战略发展布局,权益内剩余油气可采储量达4.1亿桶(油当量),2011年权益内油气产量2201万桶(油当量)。

    大炼油破局

    在上游勘探开发业务一步步迈进的同时,发展炼油业务、扩张中化的炼油与销售网络,则是刘德树紧密推进的第二步棋。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由中法两国企业共同投资兴建了我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企业——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原油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年,中化为最大股东。

    虽然,这是中化员工喜欢挂在嘴边的一个大项目。不过,刘德树并不满足,1000万吨的炼油产能,还是四五家股东所有。刘德树期望的是,中化要拥有独资炼厂。

    与上游突破“从外到内”一样,刘德树最先把眼光放在了海外。

    2005年,韩国仁川炼油厂濒临破产。这是韩国第五大炼油厂,年炼油能力1400万吨。这引起了刘德树的强烈兴趣。中化火速杀入,报价6.76亿美元,击败其他投标方,成为仁川炼油厂独家收购方。

    这桩看似唾手可得的买卖,眼看就要成功了。在最后关头,却因花旗银行的意料之举而失败。花旗银行是仁川炼油厂的债权人,拥有逾8.5亿美元的债权,对该交易有最终发言权。花期银行的极力反对,使中化被迫出局。

    不过,刘德树并没有死心。当年十月,在刘德树力主之下,中化做出了在泉州建设炼油项目的决策。2006年9月,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专门负责泉州大炼油项目的推进工作,中化的炼化破局之旅由此正式上路。

    中化的不安分举动,立刻引起了其他石油巨头的警觉。针对中化的围堵,也在不知不觉间展开。

    2009年4月,中化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文,获准在福建泉州建设1200万吨/年的炼化装置“开展前期工作”,可是,此后呈送给国家环保部的环评报告迟迟不能获批。

    事后多方打探才了解到,是中化竞争对手强势干预的结果。无奈之下,中化只得一边做泉州炼油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一边悬着一颗心等下去。

    这让刘德树急不可耐。2011年初,他亲自“挂帅”,出任泉州石化董事长,并派出副总裁杜国盛坐镇泉州。刘德树更是亲赴福建,就泉州石化项目密集拜访当地政府高层,以求得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要求地方上报项目时将泉州炼油项目作为重点项目上报。

    最终,中化泉州大炼油被列入了“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重点规划项目。 2011年8月,中化最终拿到了国家环保部的环评报告批复。 此时,泉州炼化上马的条件基本已经齐备。泉州炼油建设现场,该做的前期工作基本都已经做完,中化就等着发改委一声令下,泉州大炼油主体工程就可以热火朝天地开始建设。

    又等待了一年之后,时至2012年8月,中化泉州炼油再次迎来了“好运气”。在经济不景气的压力下,政府部门大规模放行大项目,以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中化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也由此顺利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核准,开工“路条”获批。

    面对这张等了七年之久的“准生证”,中化高层可谓是喜出望外。“这是中化在石油炼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化多年来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不断完善石油业务产业链的重要成果。”在公司官网对外发出的通告中,中化如此评价泉州炼油获批的意义。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声明:
1、任何注明"来源:51旧货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其版权均属51旧货网所有,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已授权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51旧货网"。
2、任何非注明"来源:51旧货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等的资料,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51旧货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于51旧货网 | 诚征英才 | 友情合作 | 守信通服务 | 支付方式 | 诚信安全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石家庄摩森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与授权者版权所有 2009-2025   冀ICP备09002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