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登录 -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311-87810851 注册拍卖行 | 发布拍卖公告

51旧货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新闻
民营航空冰封6年后解冻

http://auction.51jiuhuo.com  2013/6/5 11:04:12

      热潮引来宏观调控

    2007年之前,中国航空运输业的爆发式增长引来一系列问题,民航局认为应进行宏观调控。

    2007年之前,民航业的发展可以用“火热”来形容,新航企接连成立,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2007年夏天,民航局选择给行业降温,这一降就是三年。

    资料显示,2007年7月,民航局为加强行业宏观调控、抑制航空运输业过快增长,决定在2010年之前暂停受理设立新航空公司的申请。

    民航局当时的文件显示,“近年来,中国航空运输事业发展迅速,保持了16%以上的年均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累计同比增长19.6%,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空域资源和机场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为确保安全,民航局决定在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运力增长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

    始料不及的是,紧随其后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油价波动、需求锐减,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航空业都受到严重打击。全行业一下子从巅峰掉入谷底。

    三大航当年的年报显示,东航盈利由2007年的6亿元急转直下,变为巨亏140亿元。南航从上年盈利18亿元变回亏损48亿元。国际航线较多的国航,也从上一年大赚37亿,跌落到巨亏91亿(东航、国航亏损部分原因为燃油套保所累)。

    2009年,航空业的日子逐渐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2010年,各航企盈利达到历史峰值。

    时间到了2010年8月,就在上述民航局设定的“暂不受理新航企申请”的闸门即将开启之时,河南航空“8·24”伊春空难发生。考虑到安全运营的问题,民航局又下发文件,继续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 (含航空公司设立子公司)申请。这道门又紧锁了三年。

    今年5月,民航局连批两家新航企——云南瑞丽航空和山东青岛航空,意味着申请新航企的闸门已正式开启。

    民航专家王疆民对记者表示,在伊春空难后,行业对安全问题和民航管理进行了整顿。目前,国内航空的基础已经打好,行业内的重视程度有了较大提升。因此,不难理解民航局此时放开对新航企申请的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六年冰封期中,于2004年、2005年第一波民营航空热潮中建立的民资控股航空公司,大部分未能生存到最后。

    多家航企未挺过寒冬

    2008年金融危机让多家民营航企离场,最终少数能挺住的航空公司,目前已逐渐走出萧条。

    在民航局冰封“新航企申请”之前的2004年,民营资本首次获准进入航空市场。这一年,民航局先后批准了奥凯航空、鹰联航空、春秋航空、东星航空等民营航空公司的设立。

    随后两年,民营航空公司阵营里,又增加了深圳航空、东北航空、吉祥航空等新成员。

    这几年也被认为是“第一轮民营航空热潮”。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向记者介绍,第一波民营航空的兴起,是因为许多公司都看到了2004年的民航业“一年赚了十年钱”。冲动之下,热潮形成。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对媒体表示,2005年开始,民营资本大举进入民航领域。虽经几年摸爬滚打,实际经营效果远没有预想得好,困难远比预想得多。同时,此前设定的组建航空公司门槛过低,行业一旦出现剧烈波动,实力不强的企业很容易一蹶不振。

  

来源:51旧货网
!免责声明:
1、任何注明"来源:51旧货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其版权均属51旧货网所有,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已授权的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51旧货网"。
2、任何非注明"来源:51旧货网"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等的资料,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51旧货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于51旧货网 | 诚征英才 | 友情合作 | 守信通服务 | 支付方式 | 诚信安全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石家庄摩森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与授权者版权所有 2009-2025   冀ICP备09002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