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把王冠、权杖,视作象征最高权力的“国之重宝”。古代中国,由“和氏璧”精雕而成的“金镶玉玺”,则代表执掌皇权的合法性。俗话说:“私凭文书官凭印”,你说你是真命天子,凭什么?只要一拎那颗价值连城的金镶玉玺就得了,上面刻得清清楚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有这玩意儿垫底,泥鳅也敢当蛟龙。当然,“传国玉玺”的权威性起于秦汉之后。那么,战国之前,王室、诸侯最看重的“权力信物”是什么呢?说来好笑,居然是体态笨重的“炊具”——铜锅,也就是“鼎”。
东汉学者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得好听,“宝器”。干嘛用呢?“和五味”,其实就是厨房里东西。鼎,这种古代烹饪的厨具,就是“套锅”,要么炖煮,要么盛肉。大大小小,形制不同。既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比如周鼎,大约分三大类:“镬鼎”、“升鼎”和“羞鼎”。镬鼎,体形硕大,很多没有盖,这是用来煮生肉的。升鼎,也叫“正鼎”,是盛熟肉的。羞鼎,则是盛放佐料,和升鼎配套使用,它还有个别名叫“陪鼎”。
这些铜锅,为什么从厨房里跑上大殿了呢?还得从两个大人物说起,一位是黄帝,另一位是大禹。传说,黄帝曾取首山之金,铸造了三尊大鼎,三尊大鼎分别铸了“天、地、人”纹饰。大禹也曾收九牧之金,在荆山脚下铸造了九尊大鼎,希望这九口造型奇特的“铜锅”象征天下九州。据《春秋左传》记载:夏朝初年,大禹把天下版图划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河北、山西、辽宁)、衮州(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处)、青州(山东、辽宁一部分)、徐州(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州(淮河以南,东南至大海)、荆州(湖北南部、贵州、广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陕西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雍州(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这九个州的长官纷纷向中央进献青铜,大禹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尊大鼎,工匠们将天下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在铜鼎身上。为了让人们小心翼翼、踏踏实实地生活,九鼎表面,还刻意铸造了“魑魅魍魉”的狰狞形象。其中的潜台词很明显:惟有对这些神秘的图腾提防、敬畏,才可顺风顺水,远祸全身。
大禹“九鼎”,名气很大,这套青铜器,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荒蛮时代,步入了文明时代。鼎,由此从厨房里跳出来,登堂入室,变成了极具象征意义的“传国重器”。九鼎铸成,立刻被集中到夏朝都城。从夏朝,到商朝;从商朝,到周朝……每逢王权兴替,“天子九鼎”都追随最大的“政治赢家”,这就是“定鼎”一词的由来。
《墨子·耕注》说:“九鼎既成,迁于三国。”这里的“三国”,指夏、商、周三朝。宝鼎多情:国在鼎在,国灭鼎迁。夏灭商兴,九鼎迁于商朝的第一个首都——亳京;商灭周兴,又迁鼎周朝国都——镐京。周代礼制森严,对于“鼎”的使用,也有严格规定。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这些神秘的铜器随即成为象征社会地位、政治身份和尊卑长幼的标志。当然,规格最高的铜鼎,还是大禹铸造的“天子九鼎”——一套九件铜器,代表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最高王权。谁赶窥伺这些国之重宝,天下诸侯势必群起而攻。
不过,也有野心家贼眉鼠眼地打量“九鼎”,《左传》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公元前606年,号称“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羽翼丰满,为了讨伐外族入侵,他带兵跑到洛阳,在周朝天子直辖的领地检阅军队。周朝王室随即派王孙满亲往犒劳,想不到,口无遮拦的楚庄王居然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又生气又害怕,他非常艺术地回答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显然,“天子九鼎”是犯忌讳的话题,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自代的意思——这明摆着是造反呀!后来,“问鼎”便成了颠覆政权、谋篡天下的代名词。
秦朝以后,取材于“和氏璧”的玉玺横空出世,鼎的象征意义,才慢慢地消失了。